2000年12月21日电视电话会

2000年3月22-24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结核病控制与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会议由22个高负担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参加。会议目的是让各国政府认识到结核病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构成威胁,了解有效的结核病控制规划对遏制结核病流行和国家总体发展的作用,促进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为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现结核病短程督导化疗策略(DoTS)而加强政治和财政承诺,确保投入足够的、可持续应用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动员国际资源支持全球特别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遏制结核病行动。大会通过了《阿姆斯特丹遏制结核病宣言》。我国卫生部、财政部共同组成代表团应邀出席会议。代表团由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财政部副部长高强以及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刘培龙、副司长任明辉、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民、疾病预防控制司调研员万利亚、财政部文教卫生发展司司长孙志筠、结核病控制专家端木宏谨教授、钱元福教授等10人组成。在此次会议上,张文康部长、高强副部长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全球遏制结核病的行动,也希望能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合作。

为了响应《阿姆斯特丹遏制结核病宣言》,国务院于2000年12月21日召开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召开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报告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成绩与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财政部副部长高强报告了有关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经费筹措与投入的政策与策略等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在会议召开的当天(12月21日)致信李岚清副总理,世界卫生组织将继续支持中国的抗结核病斗争。中国的努力对于全球抗结核病斗争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主任尾身茂博士在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后的第二天(12月22日)致信卫生部张文康部长,认为中国的承诺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2004年电视电话会

2004年9月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结核病防治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吴仪发表重要讲话。

2005年电视电话会

促进2005年底实现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交流结核病控制工作经验,发现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2005年5月17日卫生部召开部分省(自治区)结核病控制电视电话会议。出席北京主会场会议的有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卫生部疾控司郝阳副司长、王文杰处长,中国疾控中心沈洁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剑君主任、成诗明副主任以及其他人员,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书记左恩雄、顾问端木宏谨、办公室副主任李亮参加。参加分会场会议的省份有广西、陕西、江西、云南、内蒙、安徽、新疆、贵州、山西、江苏、河南、西藏、四川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会议由卫生部疾控司郝阳副司长主持。郝阳副司长通报了2005年第一季度结核病控制目标进展情况:除西藏少数县外,其他省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已达到100%;涂阳病人发现率为16.5%,较去年同期增加4.5%;病人治愈率达到93.8%。

随后,安徽、河南、新疆、内蒙古、西藏等省(自治区)卫生厅分别介绍了各省目标落实现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江西省卫生厅介绍了江西省加速目标实现的经验。

最后,王陇德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王副部长在总结各省汇报情况后重点强调了3方面工作: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快各项工作进程。为此要充分认识到现存问题的严重性、工作的紧迫性。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病人发现率进展不平衡,增长速度缓慢;转诊与追踪工作力度不够;部分省会城市工作在全省处于偏后甚至落后地位;各地专报工作进展缓慢。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领导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力,责任不明确,督促检查不及时等。三、下阶段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转诊和追踪到位率,加大病人发现力度;2、明确责任,督促后进;3、提高查痰率;4、强化工作质控;5、加强督导,促进薄弱地区工作开展;6、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必将极大促进全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加速结核病控制目标的实现。

2006年电视电话会

2006年6月15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结核病防治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吴仪发表重要讲话。